

张家港“吃饼地图”
杂粮煎饼
菜煎饼
炸串卷饼
麻尖角
新疆馕饼
□融媒记者 冯 瑶
看似平平无奇的面粉,却能演变出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饼。在张家港的大街小巷,也藏着许多宝藏饼店,用一张张饼,卷起人生百味。
地道的山东杂粮煎饼
这间开在城东的宝藏煎饼店做的是地道山东风味的杂粮煎饼,近10种配料,都是当天炒制,肉眼可见的新鲜。颇受老客称赞的土豆丝,吃起来酥脆可口,里头只添加了基础的油和盐,保留土豆最本真的味道。和配菜搭配在一起的酱料偏甜,添加了十多种香料,慢火熬制过后,吃起来鲜香浓郁。
传统的山东煎饼皮要烙得干、脆、韧,几十秒的制作过程,对火候的掌握十分关键,太旺容易糊,火力不够则湿润粘牙,一不留神,还会这边厚那边薄。粘稠适中的面糊倒进铸铁圆盘,原始而醉人的香气飘散开来,那是来自谷物的召唤。
煎饼店每天早上6点半开门,一直营业到晚上8点半。赶早上班的、中午午休的、下班晚了的,一副朴实无华的煎饼,成了便捷满足的果腹之选。
鲜香满口的缙云烧饼
市区暨阳东路上有一味来自缙云的美味,店主是地道的缙云人,他将饼里的乡愁带到了张家港。
传统缙云烧饼的面皮不添加酵母粉,采用传统老面发酵。烧饼里用到的梅干菜是特意从老家寄来的,充分发酵的面皮包入剁细的梅干菜和晶莹的肥膘肉,刷上一层蜂蜜和白糖制成的糖油,再淋上一层黑芝麻,就能置于壁炉中烤制了。
美味的获得需经过淬炼,她家烧饼通体金黄、表皮酥脆的秘诀,全都藏在了慢火与时间里。麦香和焦香一并产生的时候,就该出炉了。烧饼都是点单后现做,新鲜出炉的烧饼,在氤氲的热气里咬上一口,梅干菜鲜甜,肉馅儿咸香,饼皮还带着些许韧劲。爱吃甜口的,或是口味清淡的,也有甜香和全素烧饼可以选择。
唇齿留香的徐州菜煎饼
南门路上拥有高人气的菜煎饼,做的是地道徐州风味。粉条、豆腐、韭菜、白菜、胡萝卜……十多种蔬菜在柜子里齐整排开,到店的顾客可以随意排列组合,怎么搭配都好吃。配菜不仅有蔬菜,店里的里脊肉、辣条、油馓子也颇受食客追捧。
不同于普通煎饼果子的饼皮,菜煎饼的饼皮吃起来更有韧劲。添加了五谷杂粮的面团置于鏊子上烙烤,打上一个鸡蛋,再铺上满满的配菜,高温催使着煎饼的表皮散发出阵阵焦香,两面煎到微黄的时刻,内里的配菜也达到了赏味的最佳期限。
刚刚做好的菜煎饼饼皮金黄,香气扑鼻,混杂着脆爽的蔬菜,趁热咬上一口,唇齿间的体验清新又甘甜。
热量“爆棚”的炸串卷饼
食物一旦经过巧妙的搭配,美味程度便会直接升级。炸过的新鲜蔬菜和肉类卷入筋道的杂粮饼皮,奇妙的组合,造就了舌尖难忘的化学反应。
每天夜幕降临,位于塘桥的这家卷饼店也迎来了营业的高峰。“来个卷饼,甜酱辣酱都要!”“两块里脊,多加孜然!”玻璃橱柜里成堆码着的新鲜食材随着一张张卷饼的出炉逐渐清空。繁忙的场景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1点,人流才逐渐散去。秘制的酱料,是炸串卷饼的灵魂。甜酱每天新鲜现熬,以甜面酱为底,加入十三香等香料,小火慢熬1个小时,一天能用掉两大桶。新鲜出炉的炸串上裹满了秘制酱料,满口都是“高热量”的快乐。
好吃不腻的鸡蛋灌饼
相比起个大早,气定神闲地坐到桌前,吃碗面或是喝口粥,即拿即走即吃的鸡蛋灌饼似乎自有一片天地。早晨上班上学的高峰,骑车的、走路的、开车的,打小店门前经过,“来个饼,加块里脊!”“加个火腿,不要辣!”一份热乎的鸡蛋灌饼,方便快捷,又扛饿。
这家鸡蛋灌饼店在乘航西路上驻守了快4个年头,每天清晨和傍晚,附近学生上学放学的时段,生意都十分红火。甜面酱和酱油混合秘制的香料,用小火慢熬1个小时,在添加一剂名为“时间”的佐料后,回转出轻盈的咸甜鲜香。新鲜出炉的鸡蛋灌饼,吃起来层次分明,韧劲十足的饼皮、浸着油香的肉类、爽口的蔬菜,还有夹杂在饼层里、嫩得直冒热气的鸡蛋,每一口都让人难以忘怀。
回味无穷的牛肉饼
每天下午3点,万红菜场旁的一间小店内开始热闹起来,人群穿梭往来、络绎不绝。
这是小店开张的第8个年头了。从最初售卖的品类单一的小笼包和小馄饨,到如今店里挨挨挤挤堆叠着的包子、团子、虾饼、春卷、八宝饭、爆鱼、肉圆等几十种单品,小店的生意一直红火。
店主耿姐是个地道的“吃货”,她喜欢和朋友去全国各地探访当地有名的美食小吃,回来以后,依据吃过的味道,再复刻加工成自己的私房料理。6块钱一个的牛肉饼,是店里的招牌。牛肉馅选用“黄瓜条”,拌入少量洋葱和自己炸的葱油,是偏咸香的风味。新鲜出炉的牛肉饼,饼皮松软,内里的牛肉鲜嫩多汁,细细品味,还透着丝丝洋葱的清甜。
早餐标配麻尖角
早晨八点不到,后塍东隆东路的无名早餐店前,路过的人皆是步履匆匆。墙上贴着“大饼3元油条2元”,以及微信收款二维码。店里做饼的人忙着手里的活,客人也不需要招呼,要啥就自己拿,扫码付钱走人。
这家开了40多年的早餐店里只卖两样东西:大饼和油条。这两样曾经是几代人早餐的标配。店里的大饼分咸甜两种口味,甜的是圆的,咸的是菱形。菱形的有着两个尖尖的角,所以称它麻尖角。刚出炉的麻尖角表面呈焦黄色,透出一股面粉的焦脆香和碱香。撕开浅黄软和的内里,散出扑面的热气,再从旁边取一根现炸的油条往里一夹,两样一起塞进嘴里,才完美。
风味独特的新疆馕饼
在新疆,有一种传统美食叫馕。馕的叫法,出自古波斯语,意为面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市区南门路上的这家小店售卖着正宗新疆风味的馕饼,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800到1000个馕饼。馕饼都是当天现做现烤,除了价格稍贵的羊肉饼外,其余口味基本定价为5元一个。
面饼擀得厚薄均匀,用手捏出馕边,再用鸡毛和花布做成的馕戳均匀印上花案,既好看,又避免烤制时鼓包。馕饼在火中慢慢变熟,10多分钟后,将烤好的馕用钩子勾出来,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馕就热气腾腾地出炉了。刚出炉的馕饼,外表被烤得金黄酥脆。用手轻轻撕开一小块,露出筋道的白色内芯,一口咬下去,外酥里韧。
外酥里嫩的萝卜丝饼
暮去朝来,乘航这家开了20多年的老店里,小吃换了好几拨,唯有萝卜丝饼,一直坚持做着。
“20个萝卜丝饼!”“好咧!”门口的客人来来去去,几乎没有间断过,偶有路过买几个填填肚子的,大多是特意从别的地方驱车前来,买上10个、20个打包带走。
用特制的容器舀一勺拌着萝卜丝的面糊,“滋啦”放入油锅,不一会儿,一只白胖的饼子就挣脱大勺,从热油里冒了出来,再在油锅里翻滚几下,一只萝卜丝饼就做好了。面糊讲究厚薄均匀,既要兜得住萝卜丝馅儿,又要保持薄脆的口感。油温过高,不留神,外层的面糊就会焦掉,过低,内里的萝卜丝则没法完全熟透。再寻常的吃食也有一套章法,厚薄均匀的面糊和讲究的油温,正是小店萝卜丝饼常青多年的关键。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