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眼识别烧机油
□融媒记者 熊 玮
很多车主在车辆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都被告知车辆出现了“烧机油”现象,“烧机油”是指机油进入了发动机的燃烧室,与混合气一起参与了燃烧。记者了解到,不少车主都为车辆“烧机油”烦恼,因为“烧机油”对车辆的危害非常大,不仅会使车辆氧传感器过快损坏,导致燃烧室的积碳增加、怠速不稳、加速无力、油耗上升、尾气排放超标等不良后果,严重者会因发动机润滑不足,还会使引擎造成难以修复的损伤甚至报废,造成维修成本大幅升高,甚至存在事故隐患。那么对于普通车主来说,怎样辨别和避免爱车出现“烧机油”现象呢?
自测可知是否烧机油
近日,车主季先生告诉记者,他的轿车在12.2万公里时加满机油,但开到12.45万公里时,机油已到标尺的四分之一处,也就是说开了2500公里就用了3/4的机油。为此,季先生走了几家4S店,得到的答复都是“汽车烧机油”。
无独有偶,车主杨先生去年11月购买了一款中级车型,却发现车辆在行驶了近半年后机油消耗很大。是否新车也出现了“烧机油”现象?杨先生非常紧张,立即就将爱车开往4S店检测,但售后人员检测后却说机油消耗仍在正常范围内,而导致机油消耗偏大的原因正是杨先生在新车磨合期较为“粗鲁”的使用方式。那么,车主应该怎样检测汽车是否烧机油?发现车辆烧机油又该怎么处理?
为此,记者采访了“港城车大夫”专家王海华。王海华告诉记者,自测车辆是否烧机油有三种方法:一种是早上第一次着车时,排气管出现较浓的蓝色烟雾,过一会儿蓝色烟雾消失,当天或许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但在第二天、第三天早上又出现这种现象,这表明车辆已出现烧机油现象了,这种现象叫做凉车烧机油。
第二种方法是在车辆行驶或者原地着车时,驾驶员猛踩油门时排气管排出大量蓝烟,这说明车辆烧机油的现象已经比较严重了,这种现象叫加速烧机油。
第三种方法是除了排气管冒蓝烟,还可看到从加机油口冒出脉动蓝烟。这种情况下,发动机损害就已经很严重了。
烧机油与驾驶习惯有关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杨先生的车在磨合期内就频繁跑高速,平均车速在130公里/小时左右,发动机经常高转速运转,这种在新车磨合期内较为“粗鲁”的驾驶习惯正是导致其车辆出现“烧机油”现象的重要原因。“杨先生的车出现的情况与自身的驾驶习惯有很大关系。”王海华表示,一般新车在磨合期内,最高车速不要超过90公里/小时,发动机的转速不能超过最高转速的3/4,否则会导致“烧机油”现象,甚至导致机油长期过度消耗。
那么,汽车为什么会烧机油呢?烧机油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王海华介绍说:“从技术角度来讲,烧机油一般来说有两大部分:缸体和缸盖。缸体烧机油主要是因为缸筒磨损过大,或是活塞磨损过大、活塞环失效;缸盖烧机油是因为气门导管偏磨形成缝隙,机油漏进燃烧室,或者气门油封老化,密封度下降,导致机油从气门流入燃烧室。”他说,在烧机油轻微的时候,可以通过观察排气来大致判断故障部位,如果凉车着车时烧机油,多半是气门油封;如果热车烧机油则多半是活塞或活塞环有问题。当烧机油严重时,很难判断是缸体还是缸盖烧机油,就必须拆开发动机进行检查。
王海华说,导致车辆烧机油的很多因素都是可以避免的,如车主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同时尽可能选择品质好的机油,老旧车辆可适当选用黏度稍大的机油来增加活塞、缸壁间的密封性;勤检查机油标尺,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更换正品机油滤清器配件;尽量选择原厂的机油等,都可有效避免烧机油现象。
车内的机油有许多作用,对发动机的保护至关重要。当机油在发动机内部循环流动时,在摩擦运动的零件工作表面之间会形成油膜,不仅可以实现润滑保护、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还能起到散热的作用和增加密封性。同时,一款清洁分散性好的机油还能起到打散油泥分子、消除积碳的清洁作用。虽然“烧机油”会带来很大的后患,但机油在发动机内也是有一定消耗的,只要消耗值在一定范围内,就属于正常现象。引发“烧机油”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机油易挥发、发动机磨合、发动机类型等都可能造成发动机“烧机油”,但是通过加强对爱车的日常保养,可以减轻和避免这一风险。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