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的“群”》系列报道之三
组个“群”,攀登竞技体育金字塔
□融媒记者 缪宇欢 金心悦
今年夏天,张家港健儿盛李豪在巴黎奥运会勇夺两金,家乡人民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竞技体育竞争的终点表现在赛场上,但竞争的源头其实要回溯一个很长的“链条”。“一城双金”的背后,正是这座城市在体育之路上的持续接力。
“群”观察
奥运“双金王” “群”里被发掘
东莱小学倪娟老师的“射击群”有30多名学生,放学后的一个小时里,他们会进行坐姿叠弹壳、单腿闭眼站立、九孔仪测试等练习。
射击项目拼的是“3分技术7分心理”,倪娟说,这些都是平时射击队选材的测试内容,着眼于选手的稳定性、平衡性、协调性以及心理素质。在射击项目的选材上,天赋占决定性的90%以上,这更需要老师们的“慧眼识珠”。奥运“双金王”盛李豪,就是在这个“群”被发掘的天赋型选手。
“这是从东莱小学选拔的12名学生,盛李豪就在其中,他当时是五年级。”2016年时任市体育局业务科科长的卢剑东向记者展示了一份选拔名单。
2001年,张家港就把射击项目布局在了东莱小学,2015年后,学校开始采用引进专业教练合作培养学生的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盛李豪被学校发掘:2016年,学校组织海选,盛李豪表现稳定专注,学校看到了他的潜力,便推荐进入一家射击俱乐部。2018年底,盛李豪进入省射击队,2019年进入国家队。
盛李豪被发掘的故事并非是网上所传的那样传奇,他的运动生涯轨迹与其他运动员都很相似:从被基层教练员选中、进入业余训练系统、输送入省队和国家队。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张家港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分工、培养、输送。
“群”解读
体教融合 激荡人才活水
竞技体育是金字塔结构,塔尖的高度,取决于塔基的丰厚程度,体教融合则为基建输送合适的“砖块”。在今年上半年的全国青年举重锦标赛上,从南沙举重学校走出的小将黄卿文一举拿下1金2银的好成绩。
举重项目是张家港市传统优势项目,自1979年南沙举重队成立至今,从全运会冠军到世界杯冠军,从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到奥运会银牌,相继实现了张家港市全运会金牌、世界杯冠军、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南沙举重为我市培养了一大批举重后备人才。
正值暑假,在张家港市凤凰中心小学的足球场上,贝贝足球队的训练没有间断。第二十五届“贝贝杯”青少年足球赛刚结束,小球员们又投入了新的一轮训练。
起源于1983年的“贝贝杯”为港城这片热土植入足球基因,推动校园足球蓬勃发展。
如今,张家港市的37所中小学和7所幼儿园创建成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园),先后建成11人制标准化天然草球场数十片。其中,凤凰中心小学、徐市小学、凤凰中学为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张家港市也成为全国39个校园足球试点县之一、江苏省13个试点县之一。
为让每一名学生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技能,推动竞技体育在校园蓬勃开展,市外国语学校则开设了田径、足球和专项技能大单元课程。篮球、击剑、壁球、啦啦操、攀岩等特色项目被融入专项技能大单元课程中,形成体育教学和竞技运动相融合的社团课。“壁球项目中,通过社团课、体选课、训练课等形式,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各级比赛。”市外国语学校体育教师沈枫介绍,目前在壁球比赛方面,已有多名学生获得省、全国冠军。
如今,以体育运动学校为龙头,镇级体校、各级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为重点,市级单项体育训练基地、“一校一品”学校为补充的三级业余训练网络,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条龙”式的后备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建成,体育和教育“双丰收、双提升”的育人效果正在形成。
多年来的奋力坚守和默默耕耘也结出了累累硕果。2012年,陆浩杰在伦敦奥运会男子举重77KG级的比赛上夺得银牌,实现我市奥运奖牌“零的突破”;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袁琦琦亮相女子4×100米接力赛决赛;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盛李豪勇夺双金……
近5年来,张家港累计向上输送体育健儿500余名,这些体育健儿在省级以上赛事摘获233枚金牌、135枚银牌、130枚铜牌,更是成就了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金牌“大满贯”。竞赛与育人之花在张家港绽放。
当前,张家港正聚焦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输送,以开展重塑举重传统辉煌工程、延展贝贝足球品牌工程、打造网球运动精品工程、挖掘时尚运动新兴工程的“四项工程”为抓手,发挥优势项目特点,提升综合效率,打造竞技体育“蓄水池”,让人才“活水”源源不断 。
记者手记>>>
放眼全市,像东莱小学射击社团这样的“群”有上百个:凤凰小学的“足球群”、南沙小学的“举重群”、合兴小学的“乒乓球群”、实验小学泗港校区的“篮球群”、福前实验小学的“桌式足球群”……
这些“群”的意义在哪?或许就像东莱小学校长苏海峰所说,小学母校对于盛李豪的成长来说,是不起眼,但很重要,甚至是关键的。毫无疑问的是,盛李豪与射击的缘分起始于东莱小学。就是在这里,他有了第一次摸枪的机会。透过这些“水灵灵”的“群”,我们看到了“00后“甚至“10后”新生代的希望以及一座城市的活力澎湃。
张家港竞技体育之路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究其原因,离不开无数运动员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也离不开张家港这块体育事业的热土。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