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9月0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港城金融
2024年09月05日

收益回撤 投资者理财需谨慎

本报讯(融媒记者 方嘉伟)近日,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与展示收益率出现“倒挂”现象,实际收益率远低于展示收益率。

三年前,市民孙先生在某股份制银行购买了10万元的理财,当时预估收益率为3%,属于低收益低风险理财。然后,近期理财到账,孙先生不仅没有拿到收益,本金还亏损了3000元。“没想到低风险等级的银行理财收益率竟也出现了负增长。” 孙先生“吐槽”道。

孙先生的经历并非孤例。市民朱女士买的开放式固收类产品共50000元,近期也出现亏损。“感觉每天都在跌,一周时间持仓盈亏已经是负几十元。”朱女士表示,低风险理财收益是负数的情况还是头一回遇到。

某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在实际销售过程中都会与客户强调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不代表最终实际收益率。如果产品收益率没有达到预期收益率,一部分客户总会有一些情绪。偶尔也会有线上购买理财的客户,因为没有达到预期收益率,到线下网点咨询。

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以后,投资者和一线销售人员都很难快速适应。“如果投资者盲目赎回,则会将‘浮亏’变为‘真亏’。” 有理财经理表示,理财净值某一天或某个阶段的下跌不等于亏损,产品的投资收益取决于赎回时的单位净值,与持有期的净值波动没有直接关系。在市场波动之下,投资者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收益变化。

然而近期数据显示,部分理财产品近3个月收益率展示为3%,但实际最近一个月收益率仅1%。这种结果让不少投资者忧心忡忡。是继续持有?还是赎回?这让不少投资者陷入两难。

当下,银行理财不再是“保本保息”的代名词。随着资管新规的实施,银行理财产品全面打破刚性兑付,投资者需自负盈亏。市场波动导致理财产品净值下滑。全球利率环境变化、经济周期调整、行业政策调整等因素,均可影响底层资产价值,进而波及理财产品收益。

许多投资者对理财产品风险认识不足,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视潜在风险。因此,投资者教育亟待加强,投资者需要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理性对待投资风险。银行理财并非绝对保本,投资者需要正视投资风险。通过加强投资者教育,增强投资者风险意识,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