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11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头版
2024年11月08日

近年来,我市不断做大“耐心资本”、引导融资担保机构降低准入门槛和反担保要求——

金融“活水”聚力 经济发展向“新”


□融媒首席记者 张静芳

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强化对其的金融支持,有利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发展动能和活力。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巧用各方金融资源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做大“耐心资本”

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冶金园(锦丰镇)的江苏旭远新材料有限公司,恰逢公司董事长潘恺正在接待一批又一批的来访客户。作为一家致力于半导体后道封装关键材料的高科技材料公司,也是我市A类领军人才企业,其创业团队行业经验及业务水平均为业内第一梯队,拥有国内外成熟的研发、制造工艺及装备技术。在成立短短两年时间里,企业经过国内市场验证的成熟产品已快速挺进环氧塑封料中端市场。

手握自己公司的产品,潘恺特别自豪。“这个封装材料,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军工装备领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自主可控。”回忆创业初期,潘恺坦言,科创型企业需要具备技术门槛和专业能力。因此,从研发到上量需要经过多个阶段的反复试验和优化,整个周期较长,在研发人才、设备等多方面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

让潘恺记忆犹新的是,除了属地化基金对企业股权融资的支持,张家港还推动属地银行给予初创企业信用贷款,满足企业差异化的融资需求,同时积极向全国各知名基金推介企业,为企业提供融资帮助。

今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创投十七条”、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等政策,持续引导资金瞄准未来,加大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支持力度。而早在多年前,我市就布局金融赛道,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全力实现优质项目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此前,我市成立张家港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各区镇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依据我市和各区镇产业结构和布局规划,着眼本地项目投资。截至今年6月底,张创投集团参与投资的基金中有27个基金直接投向本地共70家企业,投资金额29.7亿元。借助“暨阳湖投融资路演汇”等载体,为企业对接资本搭建桥梁,截至目前,会同管理人常态化走访本地企业100余家,累计组织90余个本地项目进行路演。

“目前,我们还建立了投前、投中和投后全流程投资体系,实行‘募、投、管、退’一体化闭环管理。”张家港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永立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张创投集团利用资本牵线搭桥,共累计为全市各区镇推荐295个项目,共有24个项目已落地,已落地项目总投资金额约243亿元。

我市利用良好的金融生态哺育企业成长、发展,待企业发展壮大,再通过税收等反哺张家港的经济发展,打造创新产业集群,不断积累项目、资金和技术资源,实现良性循环。

探索改革之道

破解企业发展困境

当前,我市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受宏观经济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等因素叠加影响,我市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而融资难题就是瓶颈之一。

日前,记者在乐余净谷智造园内看到,一幢幢高标准厂房整齐排列。走进张家港市恒迪机械有限公司的厂房,只见大型起吊机忙着吊装设备,自动化生产设备高速运转。作为一家成立于2002年的企业,恒迪机械近几年也在积极寻求转型突破。

“近两年我们获评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研人员占比也达到37%。”公司副总经理董竹君介绍,随着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新建厂房、更新设备的投入,资金方面难免吃紧。“好在张家港农商银行得知了我们的需求,利用‘港发通’为我们提供了数百万元的资金支持。”董竹君表示,在充裕的资金加持之下,今年恒迪机械新厂区建成投用,同时引入了更多高精度智能化加工装备,为进一步提升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今年企业销售额预计超1亿元。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和银行放贷的供给并不匹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成为中小微企业面临的主要难题。“针对这样的情况,以及发展趋势,我们银行也逐渐在转变工作方式,来减轻企业的融资困难。”张家港农商银行乐余中心支行行长丁莎莎介绍,银行目前从“看企业过去”转变为“看企业未来”,对符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行业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推出“港发通”等产品,并制定“项目融”和“周转融”差异化服务策略,满足项目全周期融资需求。

对于列入全市重大项目名单制管理的企业,张家港农商银行设置1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期限最长10年,给予充分的利率优惠政策。截至2023年年底,银行对接重大项目233个,授信48个,授信金额15.87亿元,用信金额11.6亿元,今年走访对接重大项目154个,发放贷款9.45亿元。

在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扶持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市进一步强化增信降本,引导融资担保机构降低准入门槛和反担保要求,压降制造业企业融资担保费率。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融资担保业务余额50.97亿元,同比增长3.85%。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年化费率预计从2020年年底的1.16%持续压降至今年年底的0.79%。

此外,我市还主动对接苏州,加大“苏融通”综合金融服务品牌推介力度,为企业提供信贷、股权、担保等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平台累计入驻企业26124家,其中制造业企业超15000家,平台累计授信4554.19亿元,累计放款3073.87亿元,并积极推广“小微贷”政策性产品,累计为全市1200余家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超46亿元,减免融资成本近2000万元。政府性融资担保放大倍数等关键指标持续保持苏州各县市第一。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让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