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树集体“理发” 居民“眼前一亮”
——经开区(杨舍镇)塘市花苑通过“绿荫治理”为民解忧
□融媒首席记者 张 纯
推开朝南的小窗,一缕久违的阳光洒进经开区(杨舍镇)塘市花苑3幢居民王阿姨家的卧室。这个春天,塘市花苑的2374户居民共同见证了小区里800棵肆意生长了近14年的高大树木,在短短15天的时间里完成了从“遮天蔽日”到“疏密有致”的华丽蜕变。
绿色景观演变为民生难题
塘市花苑建成于2011年,10多年来,小区绿化生长旺盛,茂密的树木本是居民引以为傲的生态景观。然而渐渐地,粗壮的枝条遮挡了居民楼的采光,致使低层住户家中常年昏暗,白天也需开灯照明。随着树木老化,脆弱的枯枝屡次被大风刮断,砸到空调外机和私家车,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小的隐患。
“近年来,小区居民多次提出修剪树木的建议,物业也曾组织人员响应,但修剪工作面临重重阻碍。”汤联社区党总支书记蔡文娅介绍,少数高层居民担心修剪树木会破坏原有的绿色景观,而低层居民则饱受树木遮光、通风不畅之苦,居民因利益诉求不同产生意见分歧,让修剪工作陷入僵局。
“绿荫治理”破解修剪难题
2024年年底,汤联社区依托“勤务365”联勤议事机制,召开专题会议,正式拉开“绿荫治理”的序幕。
前期,社区通过线上问卷、线下意见箱收集居民诉求325条,梳理出采光不足、停车隐患、景观协调三大核心问题。为找出破解难题的良策,由社区党总支牵头,邀请园林专家,组织社区党员、楼道长、物业及居民代表等共同商讨,本着既能消除隐患,又兼顾美观与生态的原则,商议解决方案。
最终,“修剪三步走计划”赢得了绝大多数居民的支持。“综合考虑安全性、功能性和景观性,优先清理枯枝、过密枝,再分层修剪遮挡低层采光的枝条,保留树冠形态。”蔡文娅表示,经过园林专家的权威解释,起初持反对意见居民的态度也得到了转变,通过听取民意,充分尊重居民知情权和参与权,社区成功凝聚共识,为修剪施工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老旧小区焕发崭新生机
据统计,此次塘市花苑共修剪树木800棵,清运杂枝枯枝30余车次。树木修剪期间,物管会委员、楼道长、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等各司其职,共同维护现场秩序。遇到居民提出异议时,大家立即召开“树下恳谈会”,协商达成共识。随着修剪施工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转变也在小区里悄然发生。曾经持观望态度的居民目睹专业团队的科学修剪后,主动参与“树下恳谈会”,帮忙答疑解惑。“众人齐心协力,形成社区治理的强大合力,保障修剪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一幕幕场景,让蔡文娅感触颇深。
以“绿荫治理”为契机,汤联社区趁热打铁成立一支“绿管家”先锋自治团队。社区党总支组织策划,由社区议事会和居民代表共同制定《塘市花苑树木养护公约》,明确“居民提议—专业评估—共商决策—协同执行”的流程。“树木修剪,看似是件小事,却让小区焕发出崭新生机。”蔡文娅表示,当党建引领的力度、民主协商的精度与居民自治的温度形成合力,老旧小区也能生长出现代化治理的根系,带动居民的幸福指数在融融绿意中不断攀升。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