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5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头版
2025年05月12日

让“南丁格尔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白衣天使变身“发明达人”

□融媒记者 金心悦

今天是第114个“5·12”国际护士节。在护理日常工作中,港城护士用双手托起生命的重量,也用智慧点亮护理创新的“火种”。她们不仅以专业与温情守护患者,更以一项项发明优化流程、提升安全,让“南丁格尔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以前我们清点纱布需要弯着腰捡,不仅累还干得慢。”近日,在市中医医院手术室无影灯下,医院大外科护士长兼手术室护士长李霞正俯身调整着一台银色推车的高度。随着车体从65厘米缓缓升至85厘米,她直起腰,向身旁的护士演示如何高效清点纱布——这个曾需要反复弯腰的动作,都因这台她亲自设计的“会长高”的手术纱布清点车变得轻松。这台纱布清点车提高了手术的换台效率,并已在该院手术室推广使用,每年累计服务手术约1.2万台。

李霞的创新发明之路,始于她与前辈合作设计病员服的经历。“从那时起,我意识到护理不仅是执行流程,更需要主动创新。”如今,她已拥有超10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发明专利。

处理中心静脉导管血凝性堵管需双人配合:一人抽拉注射器,另一人操作三通阀。市中医医院肿瘤血液病科护士长罗燕曾目睹同事因长时间用力抽拉注射器导致手部过度劳损,也见过患者因操作延迟而焦虑。“那时我就想设计一个装置,让一名护士就能轻松地完成这两项动作。”罗燕说。

经过半年的反复试验,罗燕最终用钢制支架替代易断的木质支架,让操作“一人轻松搞定”。“图纸改了五六次,但看到成果能帮同事们减轻负担,一切都是值得的。”如今,从业24年的罗燕手握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发明专利。她坦言:“护理不仅是打针发药,更是不断优化细节的过程。”

一把传统剪刀,在剪断输液管时可能会划伤手指、引发感染。这个细节引起了市第一人民医院EICU护士钱佳瑜的关注。受雪茄刀启发,她设计出一款“一按即断”的3D打印组合式漏斗型离针器,将风险归零。“哪怕工作再忙,想到创新能解决实际问题,就觉得值得。”在8年护理生涯中,钱佳瑜与同事反复讨论、修改图纸,最终凝结成3项实用新型专利。

李霞的小车转动着对效率的追求,罗燕的钢制支架承载着人文的关怀,钱佳瑜的离针器切割出安全的边界……当冰冷的器械被赋予温度,当繁琐的流程因巧思而简化,护理工作的价值早已超越技术本身。

在她们身后还有更多护士正将临床困境化为发明灵感,每一项发明都浸润着消毒水的气息与滚烫的匠心:带托盘的称重病床对卧床患者进行精准的体重测量,胰岛素注射提醒盒既能保持饭菜温度,又能及时提醒患者吃药……创新的火炬,在一代代护士手中传递,每一项专利都是他们写给生命的情书。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