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5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头版
2025年05月23日

污水中掘金 循环中生利

——我市探索水资源集约化利用的县域样本

□融媒记者 闵 京

位于长江与沿海两大经济带交汇处的张家港,是长三角一体化重要节点城市和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紧、节水挖潜难度大、水环境压力大等多重挑战。作为首批入围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我市通过系统化工程布局与市场化机制创新,探索出一条水资源集约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转型树立了可复制标杆。

目前,我市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多个工业集中区,形成了钢铁、化工、纺织等主导产业集群。立足雄厚的工业基础,我市以工业集中区再生水利用配置为突破口,构建起多层次再生水利用体系。在试点期间,晨丰、锦丰、金港等污水处理厂通过新建、扩建和提标改造,实现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通过优化处理工艺,进一步扩大污水处理规模,提高尾水水质标准,为工业再生水利用奠定水质与水量双重保障。胜科水务、清源水处理等配套建设输水管网系统,实现污水处理厂与重点企业“点对点”精准输配,进一步加强再生水输配能力,满足重点企业用水需求,为我市持续提升再生水利用水平提供有效保障。

在市政与生态领域,我市同步推进再生水多元化应用。7处污水处理厂市政杂用取水点相继建成,推进再生水用于市政道路冲洗;塘桥污水处理厂、晨丰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工程完成建设,采用潜流人工湿地和表面流人工湿地工艺,实现尾水生态型活化,增加水体生物多样性,各类指标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显著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制度创新则是这场水资源革命的深层动力。为有效破解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偏紧、用水主体节水动力不足等问题,我市积极探索设立“用水指标集中池”,出台了《张家港市用水指标集中池指导意见》和《张家港市用水指标交易实施细则》,建立“集中收储+分散供给”的水权交易体系。通过用水指标集中池的价格杠杆机制,形成再生水与地表水、地下水指标购买价格上的梯级差价,进一步引导用水户从用水成本角度自愿使用再生水。截至目前,“用水指标集中池”已收储用水指标532万吨,有偿配置用水指标141万吨。

自2022年成为试点城市以来,历经三年系统攻坚,张家港的再生水利用实现跨越式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29%,较试点前提升6.3个百分点。预计到2025年年底,全市再生水利用率将突破31%,真正实现“污水中掘金、循环中生利”的绿色蜕变。

站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头,我市以敢为善为的担当,交出了一份水资源集约利用的亮眼答卷。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向奔赴中,我市用实践证明,水资源集约利用不是制约发展的“紧箍咒”,而是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为长江经济带城市探索人水和谐共生现代化提供鲜活样本。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