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发力量”汇基层 余热生辉促治理
——张家港市离退休干部助力基层治理行动纪实
□融媒记者 常红文
在张家港市基层治理的广阔天地中,广大离退休干虽已脱下曾经的“工作服”,但依然怀揣着对社会的热忱,积极发挥余热,成为基层治理的“智囊团”、矛盾化解的“润滑剂”、群众与政府间的“连心桥”。
“街区合伙人”:
汇聚资源,共建美好街区
在冶金园(锦丰镇)合兴社区,有一个由离退休老党员组成的支部——合兴老干部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吴士明带领28名老干部、老党员积极投身社区治理。“最近,合兴社区‘街区合伙人’项目正式启动,我们这些老干部、老党员化身‘街区合伙人’,和其他合伙人携手探索社区治理共建共享的新模式。”吴士明说。
合兴社区居住着1.1万人,这里有封闭式的商品房小区,也有开放式的老小区,还有安置房小区,以及一些沿街店铺。这段时间,合兴老干部党支部的成员们逐户走访商户,耐心讲解“街区公约”的内容,赢得了商户的信任和支持,目前已有92%的商户完成签约。
老干部还积极动员商铺业主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比如,面店业主为7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免费提供爱心长寿面;鲜花店业主为居民开展免费的插花培训。“虽然只是一件件小事,却让居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暖心关怀,也于无形中拉近了居民和商铺业主间的距离。”合兴社区党委书记黄玲说。
银发人才库:
老骥伏枥,赋能社会发展
王泓丽是张家港市南沙幼儿园的一名退休教师,拥有张家港市女性阅读联盟成员、首批领读者、优秀阅读推广人、作协会员等多重身份的她,如今还成了张家港市银发人才库中的一员。
近日,王泓丽在金港街道柏林村马桥社区围绕“家庭教育”开展专题辅导课,吸引了周边家长积极参与。她从自家窗台上观察到的珠颈斑鸠孵化的故事讲起,引导家长将大自然作为家庭教育的“活教材”,感受生命的意义。
银发人才库是全市老干部发挥专业特长的重要平台。目前,我市已建立起科教文卫等8个类别共152人的银发人才库。“老统战”格桑曲宗实施“携手画同心”项目,累计走访少数民族家庭230余家;农技老专家毛永兴发挥专业优势,先后指导100多家合作社、家庭农场申报创建各级示范社(场);由卫健银发人才组建的“向阳花开——乡情·健康进社区”服务团队,送医到群众“家门口”……这些银发人才在全市推动成立了36支老干部志愿服务团队,辐射带动700余名老同志在基层党建、社区治理、乡村振兴、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中献智出力。
社区“老娘舅”:
巧解心结,守护基层和谐
基层矛盾纠纷往往琐碎复杂,而老干部们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出色的沟通能力,成了化解矛盾的“行家里手”。
大新镇桥头村老党员秦则成是一名退休教师。退而不休的他被村里赋予村民小组长一职,成为组里200多名村民的“父母官”,同时他也是“红桥老娘舅服务站”的成员之一。
平时,谁家有个家长里短,都会找到他这个小组长。最近,组里一户人家的老人去世了,因为兄弟间之前存在龃龉,开丧时,小兄弟不准备按当地风俗给两个哥哥发“孝布”。秦成则听说后,立即找到这个小兄弟劝说道:“兄弟本是同根生,又有什么结解不开呢?你今天不给两位兄长发‘孝布’,让他们在众人面前丢脸,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一番话,说动了小兄弟。丧事过后,兄弟之间的隔阂也慢慢开始化解。自担任村民小组长以来,秦则成配合村委会参与矛盾调解50余次,成功调解40余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在张家港,“银发力量”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催生出人清、景美、和谐、文明的社会风尚。“老干部参与基层治理,是盘活社会资源的创新实践,更是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脚。老干部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也让基层治理充满温度与智慧。”张家港市委老干部局负责人说。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