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暨阳
2025年07月12日

美食穿过云朵飘向远方

——读《君幸食》有感

□何雨亭

很难想象,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美食如此了解。出生于英国的扶霞·邓洛普,从小就对美食和烹饪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研究了中国饮食文化三十年,最终用一本《君幸食》,为我们呈现了“一场贯穿了古今的中餐盛宴”,打开了通往中国饮食文化宝藏的大门。

“君幸食”,源于出土的马王堆汉墓中的食器,有“请你来吃饭,吃好喝好”的意思。作者从中餐的起源到食材的选择,从烹饪的技巧到文化思想的传承,用文字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美食世界。她如此用心,是源自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她说:“这片热土上也会有我的一席之地。”

最寻常不过的白米饭,在作者的笔下都变得诗意灵动且诱人,“米饭光泽如月,几乎晶莹剔透。碗中米饭粒粒分明,但又暧昧地粘在一起,结成温柔的小团……”读至此,是不是恨不得炫上两碗大米饭呢?

当然,除了谈美食的本身,作者更是将视野延伸到了古代饮食文化,也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国的美食,打破了一贯以来对饮食的偏见。“《礼记》中提到了一些羹,每种都有特定的佐餐搭配,看上去实在美味至极……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时,就有二十四座青铜大鼎,里面装的是羹,入羹的食材有很多,里面包含了各种荤类,也有蔬菜。”羹,看似简单,实则内藏乾坤。

那时候,底层老百姓总是饥一顿饱一顿。劳作归家后,一碗热气腾腾的羹便是他们的情感寄托。羹食做法也很是讲究,从切、剁、炒、炖,每一步都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对美食文化的深入挖掘,使得在阅读《君幸食》时仿佛在读一部小型的百科全书。

最平常的“苦瓜排骨汤”在扶霞眼中也极其珍贵。她因眼球发炎而饱受痛苦时,正是这份“凉性”的食物成了她对抗“热症”的利器。眼球发炎往往与身体上火、内火旺盛有关。“上火”会引发各种炎症,比如发红、肿胀、发烧和疼痛,这其实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发炎。历经多年中餐美食研究的扶霞深谙其玄妙。于是停止了一切“热性”的食物,改为清淡的“凉性”食物来进行调节。除了黄瓜、绿豆,她还食用了苦瓜,正是这样一种能够“对症治疗”的神奇食材,除了清热解毒,还能滋阴润燥,对缓解眼部炎症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仅仅通过这一道简单的食疗菜肴,扶霞的眼部炎症竟然在第二天就有了明显的好转。当她后来去医院复查时便向医生透露自己的治疗方法,连医生也感到震惊不已。

在中国,饮食文化历来悠久,中式营养学更是深入寻常百姓家。《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经典著作,集齐了千百年来的医学理念。这些历经千年的智慧结晶,即便是千年后的今天依旧魅力不减,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如今,随着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敞开,越来越多的海外食客像扶霞一样,流连于中国的各个城市,只为尝一尝那些在短视频上循环播放了多次的美味佳肴。更有甚者开设社交账号,通过“远程学习”的方式,全方位探索中华美食的奥秘。从选材、刀工、火候、调味等,每一步都力求精准,只为还原地道的美食,也渐渐把饮食的合理搭配和健康的理念传递给了四面八方。

在这片古老且广袤的土地上,美食千滋百味。每一道菜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历史,甚至暗含了某种情怀。人类对食物的智慧其实就藏在这一粥一饭、一菜一汤之间。美食与文化的交融,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也让更多的人深入地了解中国美食、了解中国。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
// 切换登录方式star // 切换登录方式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