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头版
2025年08月09日

沙钢立交蝶变重生 重塑港城交通脉络

枢纽之城


本报讯(融媒记者 何海洋 见习记者 沈彦冰)原沙钢立交位于张杨公路与东二环的交叉点,于2004年建成通车,因我市城区快速路建设规划,2023年,原沙钢立交拆除重建。历时两年,重建后的东二环张杨公路互通为涡轮式立交,取代了“服役”20多年的苜蓿叶形立交。目前,东二环张杨公路互通东西向和南北向主线已开放交通。

“三层,12条匝道,通行能力大大提高!”站在重建后的东二环张杨公路互通,刘绍兵向记者介绍,目前建设工作已接近尾声。刘绍兵作为江苏港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三分公司副经理,不仅参与了原沙钢立交的建设工作,又见证了这座立交的蝶变,“原沙钢立交整个高架部分才十几联箱梁,现在光匝道部分就达到了77联箱梁,体量更大,而且新建立交往空中发展,分为上中下三层,车辆通行效率更高。”

据了解,当车辆通过原沙钢立交匝道转弯时,会与互通主线车流交织,因此高峰时段易造成拥堵。随着我市城区快速路建设,原沙钢立交的位置处于“田”字架构城区快速路的中心点,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重建后的涡轮式立交,无交织,无冲突,车辆进入驶离主线安全顺畅。“原来沙钢立交匝道通行速度为每小时30至40公里,重建后匝道转弯半径增大,车速可提升到每小时50至60公里,车辆在汇入主线时有较长缓冲区,不会和主线车辆冲突。”刘绍兵介绍,此外,新建立交设置南北方向地面道路,上层设置南北、东西向跨线桥,并设置12条转向匝道,车辆各行其道,通行能力大大提升,立交区域内车辆还能便捷上下高架桥。

除了新建立交设计方案的改进,建造技术革新同样显著。从依赖“人海战术”到如今机械化建造,以及新型盘扣式脚手架、智能化混凝土搅拌、GPS高精度测量等新技术的运用,使得施工误差率显著降低,施工效率大幅提升。

目前,东二环张杨公路互通东西向和南北向主线已开放通车,匝道建设也已进入尾声,看着拔地而起的全新立交,刘绍兵对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感受深刻。如今拆除这座曾经的交通“大项目”并原地再造一座规模更大、技术更先进的枢纽,源于张家港城市的飞速发展对交通提出的更高要求。“公司派我参与如此重大的项目,我感到非常兴奋,也会尽自己所能把这座立交桥建好。”看着高架桥在空中交织,刘绍兵满怀成就感,“这不仅看上去‘高大上’,更重要的是让老百姓通行更加方便。”

张家港城区快速路项目自2020年启动以来,一座座结构复杂、造型各异的立交桥拔地而起,串联起城市交通脉络。2026年,城区快速路项目将建设成环。未来,港城桥美路畅、四通八达。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