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8月0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特别报道
2025年08月09日

守望农村娃的足球梦

——记张家港市贝贝足球队总教练徐宏顺

徐宏顺 张家港市贝贝足球队总教练 张家港市足球协会秘书长


2007年,徐宏顺指导球员训练


第二十六届“贝贝杯”比赛现场


第二届“贝贝杯”在新建成的沙洲县体育场举行


第十九届“贝贝杯”荣耀重启


□融媒记者 彭 婷

2025年,中国足球因“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火爆而沸腾,而在张家港的绿茵场上,另一项延续了42年的全国性赛事——“贝贝杯”青少年(12岁男子组)足球赛迎来第二十六届盛会。作为国内举办最早、届数最多、坚持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青少年足球赛之一,“贝贝杯”今年首次迎来韩国、泰国两支国外球队的参与,让这个发轫于小镇的足球梦,真正登上国际舞台。

球场边,张家港市贝贝足球队总教练徐宏顺静静地注视着赛场。27年的光阴,在这个年过半百的教练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从青涩的大学毕业生到“贝贝杯”的“摆渡人”,他见证了“小镇办大赛”的豪情岁月,守护着“从小参加贝贝杯、长大要踢世界杯”的足球梦。这片乡村球场,藏着他的青春与骄傲,也刻着他的困顿与执着。

一个决定 扎根小镇绿茵场

2025年的盛夏,第二十六届“贝贝杯”青少年(12岁男子组)足球赛在我市凤凰镇火热开赛。16支来自全国及韩国、泰国的球队,近300名小球员齐聚于此。“今年中国足球协会为参加‘贝贝杯’特地出台了选派办法,所以今年比赛的技战术水平会非常高。”场边,赛事“总指挥”徐宏顺的电话响个不停。这位在凤凰镇坚守27年的足球人,如今不仅要指导训练,还要统筹赛事各项事务。

时光回溯到1983年,由凤凰镇(原西张镇)发起的首届“贝贝杯”足球赛在苏州举办,吸引了来自全国的100多名小球员参赛,张家港以“小镇办大赛”的壮举轰动全国。这颗足球的种子,在15年后迎来了重要的播种者——1998年,刚从南京体育学院毕业的徐宏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导师的一句“想干事就去张家港”,让他背着行囊来到我市。

初到凤凰镇(原西张镇),徐宏顺就被这里的足球热情震撼。全镇上下为“贝贝杯”忙碌的景象深深打动了他:球员刻苦训练、商户自发支持、社区工作者全力配合,“小镇办大赛”的口号响彻街头。他甚至记得,比赛期间有球迷为寻找最佳观赛角度,竟破门而入冲上他宿舍的阳台。这份纯粹的热爱,让他看到了足球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命力,也让他下定决心扎根于此。

扎根的承诺,意味着无数个日夜的坚守。1999年,徐宏顺带队赴兰州参赛的经历至今刻骨铭心。当时的条件异常艰苦,全队只能睡在学校课桌上,又恰逢兰州百年难遇的高温天气。更糟糕的是,比赛前夜徐宏顺突发肠炎,他在医院3小时内挂完5瓶点滴后赶回学校,带领孩子们顺利完成比赛。

“我爱人曾对我说‘孩子已经习惯了没有你的日子’。”说到这里,徐宏顺眼眶泛红。27年来,他把青春献给了无数小球员,却唯独亏欠了自己的家庭。但当他望向2025年的赛场——那些在绿茵场上奔跑的少年、那些来自各地的球队、那些为“贝贝杯”欢呼的观众……他知道,这一切都值得。

十年寒冬 挺住才有春天

“坚持30年做一件事,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是一件很酷的事。‘贝贝杯’经历过停办,我们也经历过人生的低谷,那是个长达十年的‘冬天’。”徐宏顺口中的“十年寒冬”,始于2002年那个异常安静的暑假——往年的绿茵喧嚣没有如期而至,“贝贝杯”被按下了“暂停键”。

命运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就在停办前一年,第十八届全国“贝贝杯”少儿足球赛在发源地凤凰镇举行,贝贝足球队刚刚捧起冠军奖杯。“从巅峰跌入谷底,那种落差感太强烈了。”回忆往昔,徐宏顺的声音依然沉重。

经费断流、没有场地、师资流失——校园足球的三大支柱相继崩塌。曾经4名专职体育教师的团队,最终只剩下徐宏顺孤独的身影。“喜欢一件事就要坚持,不问结果。”徐宏顺想尽办法确保学校足球队还能维持正常训练,但依然抵挡不住孩子们陆续离开绿茵场。一次训练中,一名老人突然冲进球场,拽走孙子撂下一句话:“还踢什么足球!”那一刻,徐宏顺望着球场和斑驳的球门,心中涌起深深的无力感。

“你要迎来一个春天,就必须要经历一个冬天。”这句话成了徐宏顺十年坚守的精神支柱。

徐宏顺挺住了。从2002年开始的10年间,“贝贝队”走出了首位“国字号”球员周云,代表中国队参加亚洲U17少年足球锦标赛;女足队员姚双艳助力江苏女足在全国城市运动会上夺得铜牌……2011年年底,当“张家港市贝贝足球学校”的牌匾在市凤凰中心小学(原西张小学)门口挂起,当苏州市足球“市队县办”项目正式落户张家港,徐宏顺许久未见的老友对他说:“老徐,不容易啊。”简简单单5个字,道尽了十年艰辛。

2016年,第十九届“贝贝杯”荣耀重启。标准化球场、专业保障团队、如潮的观众……开幕式上,望着彩旗飘扬的赛场,徐宏顺感慨万千。从那时开始,“贝贝杯”重新恢复了每年一届的办赛传统,并在传承中不断焕发新活力。特别是今年,随着韩国、泰国两支国外球队的加入,“贝贝杯”更是为青少年足球增进国际交流搭建了优质平台。

代代相承 做足球“摆渡人”

“‘贝贝杯’是奚老1983年创办的,那时候你们的爸爸可能还没出生呢。”在凤凰镇贝贝足球基地,徐宏顺向孩子们介绍“贝贝杯”足球赛的创始人奚也频。老人激动地对孩子们说:“社会在进步,你们拥有无限可能,我爱你们。”

这片绿茵场上,正上演着动人的传承。如今的教练团队里,7名教练曾是徐宏顺的学生。这种代代相承的坚守,构筑起中国足球最坚实的根基。在全国各地,有无数像徐宏顺这样的基层教练默默耕耘,他们的故事或许鲜为人知,却在每一名足球少年的成长中留下印记。

“‘贝贝杯’坚持42年,靠的是数代人的接力。”从1983年至今,这项被誉为中国足坛“希望工程”的赛事已举办26届。“从小参加贝贝杯、长大要踢世界杯”的口号,激励了范志毅、黎兵、杨晨、孙继海、邵佳一、武磊等中国足球名将,更照亮了无数普通孩子的足球之路。而徐宏顺更愿意把自己比作足球的“摆渡人”:“我希望孩子们能以足球梦为起点,到达更高的平台。”

在张家港,踢足球的孩子是幸福的。2015年起,这里先后获评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打通了足球特长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通道。“今年梁丰高中的9名女队员有7名考上了本科,凤凰高中19名队员有13名考上本科。这绝对是很高的比例。”徐宏顺骄傲地说。

如今,年过半百的徐宏顺仍旧把更多时间留给学校。深夜的办公室里,台灯总是亮着——一边是与高校探讨成立足球学院或是开设足球运动专业的方案,一边是第二天的工作计划。“放不下足球,也不可能放下。”他坚定地说。

夕阳西下,他站在凤凰镇贝贝足球基地,看着孩子们在场上奋力奔跑。每一次射门,都仿佛回荡着1998年“小镇办大赛”的呐喊。近30载风雨里,徐宏顺守着“贝贝杯”,像守着一艘渡船,载着无数农村娃的足球梦驶向远方。

当被问及“执教以来最幸福的是哪一年”,他的回答干脆而笃定:“每一年”!因为他知道,在这片绿茵场上,希望的种子永远在破土而出。

本版图片为资料图片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